方便鏟可以稱得上為奇門兵器,唯道家所獨有,是道門中人云游四方必備之物。
看似笨重的方便鏟,在本館張文高教練手中卻輕車熟路。從起勢到收勢,整體過程十分流暢,行云流水,一氣呵成,極具觀賞性。
據傳,方便鏟為老子(姓李名耳,字聃)所創。在道門中,練習方便鏟的方式十分嚴格,并且打造方便鏟的條件極其苛刻。
方便鏟主要分為三大部分,且各個部分都蘊含多種道家學說。
其一,名為鏟頭。鏟頭部分長一尺八寸(代表陰間的十八重地獄) ;鏟葉尾端兩邊各掛有一環(代表陰陽二氣);鏟頭褲端掛有五個鐵環(代表五行),其意為人在五行之中,當平衡陰陽,普修正道,方可脫離苦海,鏟平十八層地獄。
其二,名為鏟炳。鏟炳部分長三尺三寸(代表三十三重天,三十三重天為中天)。其意為三十三重天之間,善惡因果,自行把握。
其三,名為鏟尾。鏟尾部分長八寸六分(八寸代表八方,六分代表六合),以三角之式造成(代表三才)。另外,每角又掛有一小環(代表三寶),其意為天、地、人三才,各得精、氣、神三寶。寓意為,人行八方,當以六合為念。
據傳,老子留下有八十一鏟,其本意是警示門下弟子當把握陰陽,勤修功德,廣行方便,多結善緣,待九九歸真之后,方可鏟平地獄之門,歸升上界。
方便鏟是一種集棍、叉、槍、刀于一身的綜合兵器,其動作主要由鉤、掛、劈、架、刺、鏟、掃、撩、拍、打、纏、繞等動作所組成,其風格特點是反防為攻,反退為進,剛中有柔,柔中帶剛,快慢相兼,剛柔并濟。